麥克奧迪(300341)2021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報告期內公司所處行業情況
1、智慧光學應用體系一個領域大數據及AI醫療業務板塊主要在兩個行業中開展業務,包括體外診斷行業和第三方醫學檢驗行業。 1)體外診斷,即IVD(In Vitro Diagnostic),是指在人體之外,通過對人體樣本(各種體液、細胞、組織樣本等)進行檢測而獲取臨床診斷信息,進而判斷疾病或機體功能的產品和服務。 體外診斷作為現代檢驗醫學的重要構成部分,臨床應用貫穿了疾病預防、初步診斷、治療方案選擇、療效評價等疾病治療的全過程,可為醫生提供大量有價值的臨床診斷信息。隨著我國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健康的需求也與日俱增,對于疾病的風險預測、健康管理、慢病管理等都有更高的要求,體外診斷作為疾病診斷的重要手段也獲得飛速發展。在精準醫療的大趨勢下,分子病理在腫瘤、感染性疾病及遺傳病檢測方面都有著重要應用,高通量、全自動病理樣本處理系統及與AI技術相結合的病理讀片、存儲系統將會成為未來業內企業競爭的重要領域。 2)第三方醫學檢驗行業 全國目前約有1,200多家獨立醫學實驗室,第三方獨立實驗室發展迅猛,業務增長速度超過醫院檢驗科業務增長速度。但大部分企業規模較小,實行區域性經營或專注于特色檢驗項目。龍頭企業在全國中心城市布局已基本完成,開始戰略布局地級市,通過渠道整合、共建實驗室、實驗室托管等多種方式進行區域性擴張,向區域性中心實驗室發展。未來一段時期內,將呈現連鎖實驗室、區域實驗室、醫院實驗室和各??茖嶒炇也⒋娴木置?。 公司集研發、制造、銷售、服務于一體,主營病理切片數字化掃描與應用系統、數字病理遠程專家診斷、細胞學計算機輔助診斷(DNA倍體分析系統)及相關耗材的技術支持與醫療診斷服務業務。公司集研發、制造、銷售、服務于一體,主營病理切片數字化掃描與應用系統、數字病理遠程專家診斷、細胞學計算機輔助診斷(DNA倍體分析系統)及相關耗材的技術支持與醫療診斷服務業務。為國家衛健委病理質控中心創立搭建的中國第一家遠程診斷與質控平臺——中國數字病理遠程診斷和質控平臺,在病理行業中獨樹一幟?,F已覆蓋全國逾1,800家醫院,累積為各級醫療機構解決疑難病例,實現遠程會診50多萬例。 我國進入“十四五”規劃建設,醫療服務體系是健康中國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保障,其中分級診療的構建是我國醫療服務體系有效運行的關鍵,而病理診斷在疾病診斷中承載著“金標準”的重任,也是分級診療中舉足輕重的一個環節。 公司貫穿病理診斷行業的全流程,將加快改革新時代的步伐,全面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快速提升經濟競爭力與企業經營抗風險能力,深化國家衛健委病理質控平臺建設,打造立體式病理服務產業鏈,構建以互聯網+病理為支撐的我國分級診療體系,為進一步提升我國整體醫療服務水平、擴大優質醫療衛生服務供給,提升服務效率和質量,實現基本醫療保障服務的均等化,成為健康中國戰略中的生力軍。 2、智慧光學應用體系另一個領域光電行業 顯微鏡是現代科技普遍使用的顯微觀測儀器,主要應用于生命科學、精密檢測領域的教學科研需求,市場需求穩定,受經濟周期波動影響較小。顯微儀器向高精度、自動化、可視化、智能化發展的趨勢明顯,高端顯微鏡、具備顯微成像功能的自動化檢測設備需求快速增長。我國顯微鏡行業總體來看仍有很大的技術進步空間,深度精密制造及光學核心部件設計及工藝水平不足制約產業升級,具備高端顯微鏡生產能力的企業仍較為稀缺。我國出口顯微鏡單臺平均價格遠低于進口顯微鏡,同時也反映出我國高端顯微鏡市場對于進口依賴程度較高。近幾年顯微鏡行業國產替代進度逐漸加快,國內顯微鏡龍頭廠商的優勢開始顯現,高性價比的高端顯微鏡將逐步進入原有海外巨頭廠商壟斷的市場參與競爭。 隨著顯微鏡在教學、生命科學、納米技術以及半導體技術等領域的滲透,以及國內精密制造能力不斷提高,國產顯微儀器高端化和國產替代的市場空間巨大。2021年12月,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發布的《儀器儀表行業“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指出:以國家重點產業安全、自主、可控為契機,推進重點產品核心技術自主化進程,滿足諸如核電、高鐵、大型煤化工、大型煉化一體化工程、海洋工程、大型工業裝置和高端科研等對于儀器儀表和控制系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特別嚴苛要求的特殊應用領域需求,基本形成對國家大型工程項目、重點應用領域的基本保障能力和基礎支撐能力。同時明確提出,要重點發展激光共聚焦顯微鏡、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等科學儀器及實驗分析儀器。2021年3月13日,國家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要持之以恒加強基礎研究,建設重大科技創新平臺,要加強高端科研儀器設備研發制造。 隨著國家對科學儀器的高度重視及相關政策引導和加大投入,我國中高端顯微科學儀器迎來重要發展機遇。公司是國內光學顯微鏡領域的領先企業,是全球光學顯微鏡領域的知名品牌之一。公司較國際顯微光學四大家族擁有更好的性價比,有機會深度參與到高端科研儀器設備的市場競爭中。 3、電氣能源科技體系的關鍵智能電氣業務 中國電網于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使用進口環氧絕緣件產品,鑒于絕緣技術在電氣工業中的重要性,其后我國立即開始實施國產化策略,以擺脫進口依賴局面。在國家產業政策的指導和支持下,國內企業加強與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大研發投入力度,不斷推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產品,開始在中、高壓開關等領域推廣應用國產環氧絕緣件產品,國內企業的整體競爭實力逐步得到提升。 近年來我國高壓開關行業市場規模不斷攀升,為環氧絕緣件行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產品推廣應用到GIS用絕緣件、中壓開關絕緣件、固封極柱、固體絕緣開關、各類電纜接頭等領域,目前已經形成了一個從研發、生產到應用的完整工業體系,并培育出一批具有自主研發能力、先進工藝技術和優秀產品質量的優勢企業,逐步占領了大部分的國內市場份額,同時積極參與國際競爭,拓展國際市場。 公司憑借先進的技術、優質的產品和良好的企業品牌在市場上獲得廣泛的認可。公司主要客戶有ABB、施耐德、西門子、韓國現代、韓國曉星、日本東芝、中國電氣裝備集團、思源電氣(002028)等國內外行業頭部企業,與公司形成長期穩定的合作伙伴。公司技術優勢明顯,行業地位突出;在產銷規模、技術實力和主要經濟指標方面均處于行業領頭羊地位。 2021年,新冠疫情、大宗商品價格和金融市場的波動等不可控因素對宏觀經濟環境帶來很大的影響,行業的經營風險加大;同時碳達峰、碳中和、加快新能源建設,基建風潮,工業和能源管理自動化等全球大形勢背景,對公司的經營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二、報告期內公司從事的主要業務 公司需遵守《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4號——創業板行業信息披露》中的“醫療器械業務”的披露要求(一)公司的主要業務、主要產品及業績驅動因素 公司一直秉承“集成創新”的理念,致力于整合傳統業務實現產業升級的路線,實現公司主營業務從傳統向先進制造轉型,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夯實基礎。通過多年的整合及優質資產的持續注入,形成現有三個核心主營業務“大數據、AI醫療業務”、“光電業務”、“能源科技業務”。未來三個核心業務構建兩個業務體系來拓展業務,即智慧光學應用體系和電氣能源科技體系。 一、智慧光學應用體系:以光電業務板塊中端顯微鏡的核心產品光學圖像采集系統為前端,集成大數據、AI醫療業務板塊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及遠程會診平臺,構建腫瘤病理診斷智慧光學應用體系。 光電業務核心業務研發、生產和銷售光學顯微鏡、數碼顯微鏡和顯微圖像集成系統產品,主要產品包括生物顯微鏡、工業顯微鏡及全自動數字掃描,面向基礎教育、高等教育、科學研究、工業和生物醫療等領域。在保持教育領域優勢的前提下,未來將會重點拓展在生命科學、智慧醫療和工業檢測領域的專業精密儀器應用??蛻舯榧爸袊箨?、西班牙、日本、德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韓國、沙特阿拉伯、臺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大數據及AI醫療業務主要包括數字切片掃描與應用系統、數字病理遠程專家診斷、細胞DNA定量分析系統(用于癌癥早期篩查)及相關診斷耗材的技術支持與病理診斷服務。通過中國數字病理遠程診斷和質控平臺,依托各地陸續建立的區域病理診斷中心,形成了一個線上線下(300959)呼應的覆蓋全國的腫瘤精準診療服務網絡。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提升系統應用軟件的醫療輔助診斷能力,為醫療機構提供基于AI算法的病理診斷產品和服務;同時平臺也成為一個有效對接國內外醫療資源,助力推進全球病理資源共享。 二、電氣能源科技體系:以智能電氣業務的核心元器件為前端,逐步整合相關物聯網技術,最終將傳統核心絕緣件向環?;?、小型化、智能化等方面突破。在保持原有業務優勢的前提下,在智慧能源領域發揮出長年積累技術優勢,通過搭配傳感器實現后端控制平臺,最終實現單元器件數字化,參與到未來中國智慧城市建設中。 智能電氣業務核心為環氧絕緣件制造及研發,應用范圍主要涵蓋了10kV~1,100kV中壓、高壓、超高壓等多個電壓等級產品。主要產品包括三相或單相盆式絕緣子、絕緣拉桿、密封端子、固封極柱、套管、支柱絕緣子以及磁懸浮和電氣化鐵路用絕緣器件。 報告期內,合并后實現營業總收入146,475.45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3.4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803.73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8.03%;公司基本每股收益為0.3490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28.03% 。 影響業績的主要因素為: 1、公司自身優勢 ?。?)技術優勢 公司核心業務均秉承以技術創新調整產品結構,通過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打造具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的高新技術。公司在技術創新、集成創新方面積極投入,引進海內外精英人才,公司內設立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保持行業中技術領先性。通過創新保持市場競爭中的優勢,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 ?。?)產品優勢 在鞏固原有主要行業業務市場的同時,持續培育新行業應用領域,隨著AI自動掃描平臺、生物醫療用顯微鏡、材料及金相學用顯微鏡、體視顯微鏡等中高端顯微鏡產品不斷完善和改進,有效的來滿足不斷增長的半導體產業、醫療產業對國產中高端顯微鏡的需求。公司以自主創新為核心,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推動公司大數據及AI醫療業務、光電業務、智能電氣業務各板塊持續開發符合市場需求一系列新產品和服務。 ?。?)優秀的管理、技術團隊 公司各核心業務的管理團隊對其行業的發展、企業的定位都有著較深刻的認識,形成一套相對成熟科學合理的公司經營理念,有利于公司在市場競爭中贏得主動權。公司各核心管理團隊穩定性高,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優勢,有利于公司的穩定發展。公司的技術團隊主要由行業資深技術人員組成,多年的工作經歷使他們公司技術優勢、行業功能特點等有較為深入的研究,對技術發展趨勢具有較強的領悟能力和把握能力。 2、宏觀環境影響 2021年是全球格局充滿動蕩和不確定性。新冠疫情持續、地緣政治危機加劇和周期性資源品價格暴漲等多重不利因素交織。中國經濟在疫情管控到位、政治經濟環境穩定、適時出臺穩定市場政策等舉措下,保持一個相對平穩的增長率。公司業務在政策呵護和自身具備市場競爭力共同作用下,光電業務、智能電氣業務、大數據&AI業務均取得一定穩步增長。目前我國經濟已經開始進入高質量發展新時代,公司聚焦主營業務和戰略規劃,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服務國家戰略,融入新發展格局,持續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3、商譽減值的影響因素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資產減值》及相關會計政策規定,對商譽及重要資產進行了減值,基本情況如下:北京麥克奧迪能源技術有限公司負責能源板塊,而這是一個新興的市場形態,無論是業務模式還是市場推廣均需要開拓和創新。伴隨新冠疫情對經濟造成的不良影響,整體業務和目前在手訂單情況低于預期,商譽存在減值跡象?;谥斏餍栽瓌t,公司計提商譽減值準備金額2,227.80萬元。麥克奧迪(廈門)機電科技有限公司模具業務重心將逐步轉移到APG業務的加工和生產上。原模具業務相關資產存在減值跡象?;谥斏餍栽瓌t,公司計提商譽減值準備金額664.25萬元。公司基于謹慎原則的減值,短期內對于公司業績有所影響,但長遠看有利于公司降低風險,更有利于保護公司利益。 雖然受到諸多不利因素的影響,但公司業績整體依舊保持增長,在逆境中保持企業競爭力。 ?。ǘ┲饕洜I模式 一、智慧光學應用體系,主要圍繞光電業務板塊的硬件制造能力整合大數據及AI業務板塊的遠程醫療平臺、第三方實驗室、AI大數據等資源,最終利用平臺實現病理診斷遠程化、智能化。 1、大數據、AI業務板塊的經營模式 ?。?)采購模式:醫療診斷產品及服務業務的生產制造主要圍繞器械和IVD試劑、耗材展開。外部采購主要為大宗化學試劑、國外進口原液及少量設備,市場化程度相對較高。公司醫療業務實行集中采購模式,整體而言由策略采購管理維護供應商。采購部統一決策原輔材料采購數量,負責下單及執行。同一產品選定至少兩個供應商并保持相對穩定的合作關系。供貨開始后,根據物料供應的重要性和使用頻次,由采購部負責下單執行,策略采購對其進行定期考核。 ?。?)生產模式:公司醫療診斷產品及服務業務的產品主要包括試劑類產品與設備。試劑類產品的生產步驟一般包括配液、分裝、外包裝、檢驗等。公司整個生產過程以產品銷量預測數據為依據制定生產計劃,組織生產。設備類產品主要包括掃描設備以及染色、制片設備,其中光學(002189)掃描設備從光學業務板塊采購,染色、制片設備則采用委外加工模式,公司對代加工設備進行逐臺檢測后貼牌出廠。第三方診斷服務的產品主要是診斷所醫生出具的送檢報告及協助醫生診斷的讀片結果。 ?。?)銷售模式:公司針對體外診斷業務與第三方診斷業務匹配了不同的銷售模式。 ?、袤w外診斷業務:目前耗材產品主要采用經銷為主的銷售模式,通過經銷商對產品進行推廣。與此同時,制造企業舉辦各級學術會議促進產品銷售。經過多年探索,在體外診斷耗材領域,麥克奧迪已經形成了“耗材+服務”的銷售模式,利用先進的細胞DNA倍體分析系統(用于癌癥早期篩查),加快癌癥等疾病的確認的同時提高確診準確率。同時,麥迪醫療生產銷售適用于前述系統的試劑與耗材,為廣大醫療機構提供一體化的服務。 ?、诘谌皆\斷業務:麥克奧迪與國家衛健委合作搭建了“數字病理遠程診斷與質控平臺”,利用該平臺既能有效吸引潛在病理診斷需求,又能有效對接國內外醫療資源。麥迪醫療廣泛布局二三線城市和縣域市場的病理診斷需求,并針對客戶的特點制定相應的銷售策略。 不設病理科的小型醫院或衛生所,一般由經銷商對接,并將樣本收集送至公司在廈門、沈陽、銀川等地布局的醫學檢驗所進行送檢服務,并由上述檢驗所出具診斷報告。醫院規模中等,病理科初具規模,則麥迪醫療一般選擇科室共建模式。醫院規模較大,病理科功能設施完善,則提供高端產品送檢服務,如基因測序等分子診斷?;蚺c醫院共建病理診斷中心,提供覆蓋縣域市場的讀片服務。 2、光電業務板塊的經營模式 ?。?)采購模式 公司采購的原材料主要包括各類不同型號的鋁材、銅材、玻璃用料、塑料和其他原材料,呈現出小批量多型號的特點,供應商數量也較多,單一供應商采購金額不大。公司具體的采購模式為: ?、俅_定采購信息:計控部依合同(訂單)評審結果及工程部編制的訂單BOM通過SAP物料管理系統所顯示的需求直接系統內向采購部發送采購申請;各部門所需的物料由各部門根據實際需要提出請購,采購申請或采購訂單經物流部經理審批確認后,由系統內批準給采購部進行采購。 ?、诓少忂^程控制:采購物料若為常用物料,采購部于“固定供應商”中選擇最合適的供應商下達采購訂單。③采購驗證:采購后的物料需進行相關驗證工作方能入庫,并輸入計算機物料系統。生產原材料及輔料由品管部進行驗證;生產設備應由品管部、工程部、制造部進行驗證;工裝器具、模具由工程部進行驗證;計量器具由品管部計量室依《計量器具管理規定》實施驗證。 ?。?)生產模式 公司的生產模式主要為“以銷定產”。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公司在行業內已經擁有相當的品牌知名度,在全球范圍擁有大量穩定的客戶群。對于已經完成的定制化產品,公司主要是根據客戶訂單科學安排生產;對于研發過程中的新產品,則根據具體的銷售訂單需求適當調整生產線作業計劃,安排產品小批量試制及大批量生產;公司部分產品則是根據客戶的具體需求,通過ODM或者OEM的形式組織生產。 ?。?)銷售模式 公司實業采用“直銷+經銷”的銷售模式。 國內市場主要采取“直銷為主+經銷為輔”的銷售模式。其中直銷方式以省市劃分大區,國內共劃分為九個大區,由各大區負責開展基礎教育、高等教育、生物醫療等不同市場的銷售;經銷方式主要依托國內數家簽約經銷商進行區域銷售,重點是高等教育市場。公司在國內市場中采取的銷售策略為,存在經銷商的片區由該區域的經銷商統一負責,直銷不進入相應區域搶奪市場。 國際市場主要依托遍布于香港、西班牙、德國、加拿大和美國的各個銷售子公司,主要采取“經銷”的模式通過當地的經銷商開展銷售工作。 二、電氣能源科技體系,主要圍繞智能電氣業務板塊的環氧絕緣件制造及研發能力,通過整合能源科技業務的物聯網技術,將來環氧絕緣產品開發將更多同智慧能源管理平臺應用融合。最終實現環氧絕緣件產品的升級,通過絕緣零部件的智能化更好參與構建智慧城市發展。 ?。?)采購模式:公司對外采購的物資主要有環氧樹脂、金屬嵌件(紫銅、黃銅、鋁)、能源動力、設備改造和維修所需的零部件、試驗所需的儀器及其配件等。由公司采購部協調計控部、財務部、技術部、質量部根據生產計劃通過SAP系統確定最佳采購和存儲批量,統一編制采購計劃,經授權后直接向供貨商進行采購。對采購流程進行嚴格管理,并建立了嚴格的合格供應商管理制度,采購部負責根據原材料需求組織公司的質量部、計控部、技術部等部門組成供應商質量管理小組對新供應商或新原材料進行評審。公司將產品品質好、供應穩定、信譽度高的供應商認定為合格供應商,納入合格供應商名冊,并與其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 ?。?)生產模式: “以單定產”,即根據所獲得的訂單由公司組織生產。公司銷售部接到訂單后,通過SAP系統及時向生產部傳送訂單信息,生產部計控分部根據訂單相關信息協同制定生產計劃和排產計劃單,確認SAP系統生成的物料需求計劃、生產現場的實際生產進度以及機臺模具運行信息,隨后生產部根據排產計劃單制定各生產環節和各車間的生產計劃,并制定派工單送達各車間,進行生產安排。 ?。?)銷售模式:公司產品采用直接面向客戶銷售的方式,主要客戶為輸配電設備制造企業。公司設立銷售部負責公司產品的市場推廣、售前服務、組織驗收等工作。 ?、賴鴥蠕N售:銷售部負責合同/訂單的評審和控制,主持合同/訂單評審和合同修訂,協調技術部、生產部、采購部參與合同/訂單評審,確定顧客的要求(包括品名、規格、型號、數量、價格、質量、包裝、交付期和服務的要求)。 ?、趪怃N售:香港子公司ME(HK)建立海外區域銷售團隊,負責與上述客戶簽訂銷售合同/訂單,同時在接到訂單后向麥克奧迪銷售部下達訂單,銷售部再通過SAP系統及時向生產部傳送訂單信息,由生產部組織生產。 三、核心競爭力分析 1、技術優勢 技術領先是企業保持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大數據及AI醫療業務:依托平臺匯集國內外病理診療資源。與國家病理質控中心聯合創立“國家病理質控中心遠程數字病理會診平臺(),該平臺是一個具備遠程病理會診、遠程教育培訓、遠程病理診斷質控功能的國家級平臺,覆蓋全國逾1,800多家各級醫院。公司還積極開展合作共建,充分利用外部資源,形成有效協同創新體系:包括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合作開展了“基于深度學習的宮頸癌、乳腺癌數字病理全切片輔助診斷軟件模塊”、“基于Motic Gallery的數字病理切片圖像檢索軟件和體視學全切片病理圖像分析軟件”項目;與北京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合作開展了“自體熒光技術聯合DNA定量分析技術提高口腔粘膜潛在惡性疾患上皮異常增生檢出率”臨床研究與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癌癥中心(BCCA)進行了“細胞DNA倍體分析”等項目的合作開發。截止報告期末獲得9項發明專利,8項實用新型,14項軟件著作權。 光電業務:創設至今一直走“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發展模式。設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及福建省院士專家工作站,并在德國、加拿大成立了研發機構。依托強大的技術研發實力,于1999年首創“數碼內置式顯微鏡”,將傳統顯微鏡升級為數字化圖像處理平臺;于2001年首創“數碼顯微互動教室”,改變傳統教學方式,為現代化新概念教學提供新手段。與國內外大學、科研機構等建立了長期密切的合作關系,包括與德國杜塞爾多夫大學、德國亞琛大學合作開發多級模塊細胞形態學技術加速產品的更新換代;與德國最大的獨立研究機構Fraunhofer Gesellschaft開展在創新圖像處理軟件方面的合作;與北京交通大學聯合承擔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項目“多維高分辨率生物組織表征與分析儀器開發與應用”;與北京理工大學聯合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基于DMD的共聚焦顯微成像系統的研制”等。截止報告期末獲得80項發明專利,56項實用新型及外觀設計專利,94項軟件著作權。 智能電氣業務:通過反復探索、鉆研積累形成一套由專利技術、創新應用、工藝訣竅組成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涵蓋了產品設計、仿真模擬,材料配方,嵌件設計/處理、模具設計、澆注、固化、脫模等系列生產環節,確立了公司在環氧絕緣件行業的國際技術領先地位。截至報告期末共獲得9項發明專利和80項實用新型及外觀并掌握多項關鍵生產環節的非專利技術。 2、醫療數據沉淀及品牌優勢 經過10多年耕耘,醫療大數據及AI事業部所屬質控中心數據庫積累DNA倍體宮頸篩查診斷標本超過1260萬例,其他組織DNA倍體標本40多萬例,典型病例的數字病理切片100多萬張。數據是人工智能(AI)產品開發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公司可依托光電事業部提供的硬件設備,通過相關應用軟件開發,生產出基于大數據的AI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產品。同時,可以提升運營近十年的遠程數字病理會診系統服務效能,使遠程會診服務更具有效率。 麥克奧迪歷經三十年的市場磨礪,公司始終注重品牌的市場影響力及知名度?!癕OTIC”品牌在谷歌搜索引擎上已有百萬以上詞條,成為享譽世界的民族品牌,此外還擁有NATIONAL、SWIFT、CLASSICA等光學顯微鏡品牌。光學顯微鏡產品獲得法國科技質量監督評價委員會授予的“高質量科技產品”和“向歐盟市場推薦產品”,福建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授予的“福建省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國際知名品牌”。品牌優勢與認可度,是公司產品市場競爭力的重要助力,通過長期的勤懇奮斗與扎實積累,在客戶心目中樹立一個具有持續創新力、產品可靠、技術領先的企業形象。 3、人才優勢 人才儲備是企業發展和持續創新的基本前提。光學業務研發團隊擁有科技人員過百人,專業領域涵蓋了光學、機械、工業設計、平面設計、網絡通訊、電子、計算機技術等多領域,是一支全球化的技術研發團隊,其中不乏曾就職于蔡司、徠卡等國際顯微鏡巨頭的技術人員,公司核心技術人員對行業產品的技術發展方向、市場需求變化有著前瞻性的把握能力。建立一支多層次、專業性強、經驗豐富、長期穩定的職業化經營管理團隊,主要經營管理人員具備良好的專業知識和管理技能。此外,公司在國內外均根據當地市場情況組建了本地化的銷售推廣及服務團隊,其中國內團隊覆蓋各省區市;國際團隊覆蓋歐洲、北美、香港等國家地區,團隊主管具備較為豐富的從業經驗,可準確把握客戶及市場需求變化趨勢,為公司開拓海內外市場提供了重要保障。這樣的人才組合保障了企業的管理、產品質量、研發能力先進性,為遍布全球產品銷售奠定了優勢地位。 4、組織架構和管理優勢 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堅持內外部結合原則構建董事會,完善董事會議事制度、授權清單,優化工作規程和約束機制充分發揮其決策監督職能。加快推進管理模式升級,優化組織結構、提高管理效率,合理限定法人層級,構建主業板塊專業化經營、管控精干高效的發展模式。健全公司內控體系,提高風險防控能力,推動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四、主營業務分析 1、概述 2021年,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國內生產總值達114.4萬億元,比上年增長8.1%,實現了年初制定的全年增長6%以上的預期目標。我國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經濟總體保持恢復態勢,順利實現了年初制定的經濟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工業經濟保持穩定復蘇態勢。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和第二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開局之年,也是中國資本市場深化改革的關鍵一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和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中國經濟展現出強勁韌性和巨大潛能。在此背景下,公司繼續落實年初制定的“做大醫療,做強光學,做精電氣”的戰略發展規劃,繼續深化“智能制造+集成創新”經營理念領導公司全體同仁共同努力,實現公司各項工作均穩步推進。 報告期內,合并后實現營業總收入146,475.45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3.4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803.73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8.03% 1、 聚焦公司戰略,持續提升公司競爭力 。 報告期內,公司面對疫情反復、地緣沖突加劇、原材料價格上漲等諸多困難,公司迎難而上,積極探索業務新模式,對內協同資源整合、對外加強產銷協同,保持公司業務的增長率。 ?。?)大數據及AI醫療借助會診平臺,打造病理診斷產業鏈。 依托國家病理質控中心遠程數字病理會診平臺,以共建病理科及第三方獨立實驗室為切入點,形成圍繞病理診斷業務的完整產業鏈條。線下線上病理診斷支撐構建符合中國特色病理分級診斷體系,持續提升AI平臺技術、腫瘤早篩技術、病理共建服務三種能力,最終將形成深度融合、多元化業務協同發展的立體式業務生態。報告期內,實現營業總收入4.3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5.10% ?。?)發揮“智能制造+集成創新”理念,不斷突破光學相關應用領域。 報告期內,公司深挖行業痛點、持續開源,除高教和普教傳統優勢領域外,公司在工業檢測、科研等領域尋求新的突破,在這些領域已經取得一定的成果。報告期內,實現營業總收入5.0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5.22% ?。?)精耕細作,進一步鞏固細分行業地位。 2021年市場競爭仍然異常激烈,公司業務部門一方面穩定固有市場,確保開關柜行業優勢;同時也積極尋求新的市場增量,對軌道交通、超高壓、核電等行業集中資源,提前布局,重點突破,抓住新市場、新產品、新機遇,在過程中不斷優化方案,多次嘗試并總結經驗,取得了一定成績。參與國網1100kV交流特高壓蘇通GIL綜合管廊工程,該工程是華東交流特高壓環網合環運行的咽喉要道和關鍵節點,工程建成后,淮南—北京—北京工程將與已投運的皖電東送淮南—皖南—北京工程一起,形成貫穿皖、蘇、浙、滬負荷中心的華東交流特高壓環網,這也是世界首個交流特高壓雙環網。 ?。?)堅持科技創新驅動,研發能力穩步提升 智慧光學應用平臺致力于中高端顯微鏡和高通量掃描儀的研發,推出應用于基因測序時空組學研究的熒光用顯微鏡,填補國產同類儀器的空白;醫療公司聚焦早期癌癥AI診斷輔助系統研發,開發腫瘤篩查檢測全自動流程系統,胃腸道腫瘤、宮頸癌AI輔助診斷系統;電氣能源科技平臺專注于材料應用研發,完成新材料配方開發3款、實現5款替代材料的驗證,轉量產新產品超120項。截至2021年12月公司累計獲得專利授權336項,其中發明專利93項、外觀及實用新型專利138項、軟件著作權105項。 2、 銳意進取,加強內控治理,保持企業高效拓展能力。 ?。?) 公司治理情況 公司堅持規范運作,公司治理的實際狀況符合有關上市公司治理的規范性文件的要求。報告期內,公司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嚴格按照《公司法》、《證券法》、《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上市公司治理準則》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切實履行應盡的職責和義務,未出現違法、違規現象。為了進一步完善公司內部控制制度,公司根據實際情況修訂了《公司章程》,為公司的規范運作與健康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報告期內,公司共召開12次董事會會議、8次監事會會議、1次年度股東大會,5次臨時股東大會,三會議案的通過率為100%。 ?。?) 投資者關系工作情況 公司注重投資者管理關系的構建和維護,按照《投資者關系管理制度》的要求,不斷加強與投資者的溝通交流,及時對投資者在互動易等相關平臺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確保投資者能夠及時獲取公司公開信息,保證信息公平性。報告期內公司多次接待股東來訪和機構調研,并及時公開投資者到公司現場調研的會議記錄,有效增強了投資者與公司之間的信息溝通。報告期內,公司共收到互動易用戶的提問76條,公司對所有提問及時回復,回復率達到97%。 3、黨建共建聚合力,協同共進促發展,打造黨建業務融合發展新格局 報告期內,公司控股股東變更為亦莊控股后,持續推進黨建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加強黨組織工作與企業經營工作的有機結合,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黨組織活動,強化員工的凝聚力、向心力,促進公司可持續發展。五、公司未來發展的展望 當前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機遇與挑戰并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國際環境日趨復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在國內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總體要求下,國家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ㄒ唬┕景l展戰略 公司繼續專注智能制造和大數據及AI醫療的發展規劃,以“數字化、市場化、國際化”為導向,突出戰略引領、增強戰略支撐,立足企業實際、謀劃長遠發展,初步形成“做大醫療、做強光學、做精電氣”的戰略方向,形成科技+資本的新動能,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 ?。ǘ┕?022年運營計劃 2022年,是麥克奧迪從優秀走向卓越的關鍵時期。穩存量拓增量,全面提升市場開拓能力。以國內制造為基礎深耕細作國內市場、以香港公司為支撐拓展深化海外市場,構建國內國外雙市場循環促進的發展格局。 1、智慧光學應用體系涉及大數據及AI業務和光電業務 ?。?)大數據和AI醫療 圍繞病理診斷業務主線,借助國家遠程會診質控平臺打造一個立體化病理服務產業鏈,爭取將醫療遠程會診平臺和第三方獨立實驗室有效融合,打造成為我國推進遠程醫療、分級診療的有力支撐,最終成為以“病理診斷+互聯網”為特點的醫療健康服務商。加大技術創新引領未來病理實驗室向“數字化、信息化、標準化、自動化、智能化”發展,進一步規范優化業務板塊的整體架構,實現專業化運營和集中管理,擴大產業規模。 ?。?)光電業務 聚焦新技術領域的應用延展,把握國產替代的機遇,在夯實教育市場的基礎上重點拓展工業市場和科研市場;發揮自身產業基礎扎實、集成創新能力強、銷售網絡完整、品牌認可度高等優勢,通過橫向拓展產品線和縱向深度挖掘應用場景,集中資源轉向中高端產品,緊密結合市場研發專業的高端設備或解決方案。2022年度繼續深化“智能制造+集成創新”戰略升級,持續聚焦集成技術的創新研發,鍛造出具有特色的集成創新體系。 保證智慧光學應用體系的持續競爭力,兩個業務板塊形成優勢互補,推動兩個業務領域始終保持競爭優勢。 2、電氣能源科技體系 智能電氣業務核心產品輸配電核心零部件環氧絕緣制品,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目前已經成為亞太地區單一生產規模最大、具備同行業一流技術水平的環氧絕緣件專業制造商。擁有年產160萬件環氧絕緣件的生產能力,產品應用范圍涵蓋了10kv~550kv中壓、高壓、超高壓等多個電壓等級,并具備特高壓等級產品的生產技術。憑借長期積累的較強設計、研發及配套生產能力,公司在市場中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市場業務拓展穩中有進,持續深耕輸配電領域,持續專注于滿足客戶的核心訴求,提供全價值鏈和綠色環保解決方案;牢牢抓住十四五轉型歷史機遇,做精能源科技業務,積極尋求行業突破,發展新領域的技術和產品應用,在保持電力行業競爭優勢下,利用已有技術深耕細挖、做精做強,向軌道交通和國防科工領域延伸?,F有產品解決方案進行更多的智能化賦能,進一步鞏固我們在行業中的領先地位。 3、穩步推進公司集團化管理模式 強化公司戰略規劃同時,形成一套適合公司的內部控制體系,構建一個更加強有力的管理總部。持續推進麥克奧迪管理標準化和信息化工作,組建強有力的專業管理團隊,繼續完善和調整管理架構,形成一個更加高效的管理體系,保證整個企業集團運作高效順暢、資源有效配置。 4、強化人才體系構建,保證企業發展持續力 人才是公司持續發展的保障,公司構建更加有效,能夠持續的員工激勵機制,讓員工隨同企業發展承擔責任同時分享成果。建立一套有效的人才選拔、梯隊培養機制,保證人才能夠持續充實到不斷發展的企業中。企業需要建立一只同企業發展戰略及文化相適應,結構合理人才梯隊。通過不斷發現、尋找人才并做到人盡其用,這將會是今年及未來一段時間公司人力資源建設的重點工作。 5、強化創新驅動,重點科技研發按期落地。 智慧光學應用體系光電方面,在光機電的基礎上集成數字化、云計算、AI、遠程技術,著力中高端光學顯微鏡研發,開發大倒置、大體視、超景深顯微鏡;大數據及AI醫療重點發揮國家遠程會診質控平臺在遠程醫療和分級診療病理大數據平臺優勢,集成硬件設備、全自動智能化診斷篩查系統到第三方病理診斷中心,聚焦全載玻片成像掃描、圖像分析系統、信息管理系統和數字化閱片等數字病理技術研發;電氣能源科技體系致力于新材料配方與工藝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在變革的時代,加強研發實力,在集成服務上提供差異化解決方案,構建技術研發平臺,推進技術體系數字化升級,基于模塊化技術打造公司技術研發平臺。 ?。ㄈ┛赡苊媾R的風險及應對措施 1、宏觀經濟變化導致的風險 2022年,多重因素交織全球經濟面臨極大的不確定性,諸如:中美經貿關系不穩定,俄烏沖突加劇地緣政治危機,加上疫情突發的干擾等不利因素。在此背景下,全球經濟布局、行業格局及商業模式均面臨重構,傳統發展模式面臨巨大挑戰,產業價值鏈重構必然是未來一個主基調。在此百年未遇變局下,企業發展必須依據形式及時調整。麥克奧迪現有兩個的業務體系均致力于通過產業創新來應對變局。電氣能源科技體系在智慧電網、特高壓、核電等領域,智慧光學應用體系在大數據、人工智能領域、醫療病理等領域通過集成創新來適應環境變化。這些轉型和創新雖然有利于企業來應對宏觀環境的不確定性;但企業轉型創新并不能保證必然成功。企業在變革中要保持自身盈利前提下,做好戰略規劃在危機中抓住機遇。宏觀面對公司實質影響存在不確定性,投資者應予以充分關注。 應對措施:密切關注行業政策變化,調整資源配置向符合國家戰略方向相關業務傾斜;同時,政策傳遞和業務拓展均不會是一蹴而就,對于業務拓展的困難程度應該有充分認識。在經濟環境多變背景下,控制投資風險及時調整盡可能將不利因素降低到最小程度,保證業務發展的順利有序。 2、運營管理風險 2021年亦莊控股成為公司控股股東,加上公司本身是一個跨行業運營企業。兩個業務體系的多行業運營模式,對公司資產管控、人才整合、財務管理、組織模式及管理機制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盡管公司不斷持續規范的管理體系,但隨著國有資本、外資、民營資本加速融合,要求公司在管理水平、人才配備、內控制度、資源配置能力需快速調整,才能適應新的要求發揮出效能。在保證公司安全高效運營前提下,要保持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和靈活度,并保證管理風險可控。運營管理是一個持續適應動態調整的過程,調整能否匹配性將對公司運營產生不確定性,提示廣大投資者注意此項風險。應對措施:公司形成明確的戰略目標和使命,提高企業凝聚力。一方面鞏固管理強度提升執行力,根據不同業務實際情況設置符合的管理鏈條,有效提升管理效能;另一方面通過強化內部組織結構建設,規范治理結構,完善權力、決策、執行、監督機構的制衡。保證各部門及各子公司責任落實到位,梳理并不斷完善公司制度、流程體系;同時加強企業文化建設,通過內部培訓和外部引進提升管理團隊整體水平。 3、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 2022年全球性沖突加劇,大宗商品價格持續飆升,加上貨幣超發的通脹風險。報告期內電子元器件及石油、銅鋁等大宗商品市場價格大幅波動,上漲趨勢明顯且不可控,公司未來存在因原材料價格上升導致毛利率下滑而引起盈利下降的風險。應對措施:公司實行統一采購,提高規模效益,并及時關注價格變化趨勢,采取靈活措施,規避價格風險。 4、匯率波動風險 公司的產品覆蓋國內外市場,其中國外市場銷售收入占營業收入總額的比重45%左右。海外客戶的銷售以外幣(包括港幣、美元、歐元、日元)結算,而本公司的合并報表記賬本位幣為人民幣,人民幣與港幣、美元、歐元、日元之間匯率的不斷變動,會對公司的收入和利潤產生較為顯著的影響。 應對措施:根據匯率變化選擇鎖定匯率和避險工具,通過遠期匯率產品來鎖定財務成本,固定匯率水平;加強與客戶的溝通,在合同中盡量增加針對匯率波動的條款,運用合同條款規避匯率風險。本文地址:/jyjx/232736.html
請遵守互聯網相關規定,不要發布廣告和違法內容